瀕危物種,是指即將於地球上滅絕的物種。以台灣為例,台灣黑熊在野外的數量越來越少、就是人類對於生態系破壞造成的影響,而植物也是同樣的道理。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已逐漸浮現,葡萄酒產業也未能倖免。根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的報告,2023年全球葡萄酒產量降至自196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趨…
沙烏地阿拉伯阿布都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與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KACST)的科學家們合作開發出一種創新的奈米塗層技術,有望顯著提升LED路燈的能源效率並減少碳排放。這項發表於《光:科學與應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期刊的研究指出,僅在美國推廣應用…
台灣是全球科技製造大國,全世界大多數科技產品都是由台灣所生產製造,因此使得台灣的科技產業也執科技供應鏈的牛耳。然而,就在這大量生產科技產品的背後,製造出許多廢棄產品要如何處理,是在當前必須兼顧環境永續,低碳環保的時代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尤其,全球科技大廠積極追求綠色供應鏈,並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趨…
蜘蛛絲是自然界中最引人驚嘆的材料之一,比鋼強五倍,比防彈的克維拉(Kevlar,一種合成纖維)更堅韌,又擁有橡膠般的彈性。西北大學的研究揭示了蜘蛛絲驚人強度的關鍵:蜘蛛在吐絲過程中的拉伸技巧。這項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Advances》期刊。「蜘蛛不只是結網,牠們是在進行精密工程」,研究第一作…
封測大廠日月光半導體宣布,與AI驅動的氣味數位化領導廠商Ainos,Inc.展開策略合作,運用Ainos專利的AINose技術分析空氣化學成分(SmellIDs),提升製程效率、環境安全性,並確保符合ESG規範,顛覆傳統半導體製造模式。日月光半導體表示,這次合作將氣味數位化技術從醫療保健擴展到工業自…
首圖來源:Alfalaval氫氣理論上是一種完美的燃料,擁有優秀的能源效率而且不會有碳排放,但就如同電力一樣,如果來源本身不乾淨,整體減碳效果就不會好,因此綠氫(GreenHydrogen)成為接下來10年的運輸產業關鍵。綠電是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同樣道理,綠氫就是由可再生能源產生的氫氣,和目前…
首圖來源:陽明交大淨零碳排重大突破,陽明交大成功開發全球首創「三唑有機小分子催化劑」,提升二氧化碳轉換為甲烷的效率,而甲烷是天然氣主要成分,二氧化碳轉化成甲烷不僅有供應天然氣使用的潛能,並能將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為實現負碳技術開啟全新可能。陽明交大應用化學系助理教授、教育部玉山青年…
首圖來源:Pixabay英國是煤電發源國,去年9月英國關閉最後一座煤炭發電廠,結束煤炭 142 年依賴,成為第一個放棄煤電的主要經濟體,全球能源轉型當下有劃時代意義。英國將來仰賴清潔能源電力,加速建立電池儲能系統穩定電力供應。煤炭是英國工業革命命脈,為蒸汽機提供燃料,產生大部分電力。英國也擁有世界第…
(首圖來源:BillRivard/PrecourtInstituteforEnergy)史丹佛大學最近開發出實用經濟方案,能永久性從大氣清除二氧化碳,為對抗全球暖化提供新武器。新技術加強自然風化過程,創造出以前所未有速率吸收碳的高反應性材料。「地球有取之不盡的礦物能清除大氣二氧化碳,但它們反應速度太…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減碳已成為各國政策及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台灣自2025年起實施碳費制度,產業減碳成必然趨勢。做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 2023年合計排放1,141.8萬公噸CO2e,是名副其實的碳排大戶之一。隨著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逐步逼近,台積電亦與供應鏈跟上…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3日舉辦台中零廢製造中心商轉典禮暨環境部碳捕捉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宣布台中零廢製造中心正式商轉。台積電表示,攜手綠色技術合作夥伴長春石化、成信實業與立盈環保科技、供應鏈夥伴、大專院校、產業公協會及政府代表,共同見證綠色製造里程碑。台積電表示,公司致力成為全…
(首圖來源:Pixabay)今年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會再創紀錄,較2023年增加0.8%。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全球排放量都增加,使科學家原本期待今年污染趨穩定或下降的希望破滅。川普上任更是大陰影,拜登政府卸任前緊急上架一系列氣候法案,包括甲烷徵收費,防堵石化產業肆無忌憚破壞地球。最近聯合國氣候峰會,悲…
(首圖來源:Unsplash)川普不相信暖化議題,這四年拜登政府努力重建美國對抗暖化的態度,但現在川普又回鍋了,川普政府的過渡團隊已準備好行政命令和公告,包括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縮小美國自然保護區的規模,批准更多的鑽探和採礦,讓步給更多石化燃料。不過這次專家認為,時代不同了,川普沒有辦法這麼輕…
(首圖來源:Unsplash)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強效的溫室氣體,工業化以來地球暖化約三分之一是甲烷造成,現在多國政府都想減少甲烷排放,但科學家研究發現,近幾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大增不是來自化石燃料,而是環境微生物。1700年代以來,空氣甲烷濃度幾乎增加兩倍,雖然大氣中的甲烷含量整體仍比二氧化碳少,但由於…
(首圖來源:pixabay)微軟正嘗試使用交叉疊層木材(CLT)材料在維吉尼亞州北部建造新的資料中心,以減少碳足跡。外媒Tom’sHardware報導,微軟決定在最新的資料中心中採用CLT材料,而非商業建築常用的鋼材和混凝土,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微軟預期,使用木材做為資料中心一部分,將比鋼鐵建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全球努力降低碳排放,不過碳排放量還是年年創新高,幸好,2024年可能就是那個最高點的一年,之後就會反轉向下了,挪威風險管理企業挪威船級社(DetNorskeVeritas,DNV)的報告這樣認為。挪威船級社的「能源轉型展望」(EnergyTransitionOu…
(首圖來源:Pixabay)最近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顯示妥善處置廢棄木材有助減少溫室氣體。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ofMaryland)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曾寧(NingZeng)教授團隊,分析一根埋在土裡3,775年的原木及周圍土壤,原木僅損失不到5%二氧化碳,可能歸因…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根據外媒報導,菲律賓正在努力吸引台灣的晶片製造大廠台積電與聯電,以擴大其在晶片製造領域的發展,試圖趕上其他周邊國家。由於近期經濟部拋出赴菲律賓蓋綠電廠的想法,使得兩者是否有相關聯,引發市場聯想。彭博社的報導,菲律賓半導體和電子產業基金會(SemiconductorandEle…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2024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今日登場,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目前規劃2030年全台900個據點都能100%使用綠電,預計整體成本要花好幾億,目標2050全球據點100%使用綠電,並對外展示國泰人壽位於烏日的全台第一棟淨零建築。李長庚表示,目前灰電1度約2塊多、綠電約5塊多,…
(首圖來源:pixabay)人類用電需求愈來愈高,但世界已經開始見證石化燃料時代終結。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指出,隨著太陽能電力供應大增,再生能源生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預計2030年煤炭、石油、天然氣需求將達頂峰,此後再生能源將帶領世界快速進入電力時代。在新工廠、電動車、空調和資料中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