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業永春』為北市知名都更案,歷時二十年,圖中藍色帆布區塊建物,媒體以「史上最牛釘子戶」稱之,也經不起歲月洗禮,近期已悄悄拉完皮。我支持政府打炒房,但都更改建應排除於央行資金管制之外。文/胡偉良央行去年九月祭出第七波金融管制措施之後,致使房市出現「三冷」狀態。圖為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實況。2024年…
2024年可以說是台灣房地產最弔詭的1年,房市買氣從極端景氣,迅速走向萎靡不振,宛如冰火二重天,在9月19日的第七波的金融信用管制之後,從天堂瞬間墜落下了凡塵,甚至是地獄。文/胡偉良若要問我,這樣的情況是好是壞?我要說政府的打房打過了頭,政府把房地產當成仇人般的殺紅了眼,若不改弦易轍,那麼日本在19…
近期都更改建蔚為風潮,尤其房價較高的地區,幾乎所有的老房子都陷入都更狂熱之中。從一片改建風潮當中,我們也看到一些都更認知迷失,若不打破,錯失恐懼症FOMO過了,一切將回復原狀。文/胡偉良攝影/羅劍明當老屋變得愈老,人老屋老依舊,都會區中同時夾雜著宏偉大樓與窳劣老屋併存的突兀景像,猶如天堂與地獄,而其…
台灣老屋多,全國屋齡50年以上的房子高達110萬戶。文/胡偉良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50年以上的房子高達110萬戶,其中前3名為台北市(14.5萬戶)、高雄市(13.5萬戶)、新北市(12.5萬戶)。屋齡40年以上到50年的房子,又以台北市、新北市最多。其中台北市有34%的房子屋齡在40年以上,達…
萬華萬大路上知名的都更孤島「義村高雄羊肉爐」。攝影/羅劍明當事不關己的時候,一些教授學者談起都更的「公共利益」總是頭頭是道,但一旦自己的房子也參與進入都更改建,立場就立馬轉變。文/胡偉良面對公共利益、個人利益的抉擇時,絕大多數的人,會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個人利益立即戰勝理性。」所以有人說,貪婪其實…
日本麻布台最高容積率1500%,蓋出東京都的第一高樓,圖為麻布台之丘森JP塔。圖/PEXELS都更是國家建設的重要議題,攸關民生、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高層的關注。台灣的都更沒有戰略目標、上位計劃,只有居住安全,更缺乏城市發展計劃。而現存的都市計劃,只著眼於環境的承載力,並依此制定了管制性的規…
文/胡偉良現如今已是全台都更危老案量最多的品牌建商幕後推手——胡偉良,過去有過幾次買賣房屋的經驗,然而在有沒有專業的房產知識背景下進場,結果卻是天差地遠。本文則透過他個人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分享,希望住展讀者可於滾燙房市中游刃有餘。(責任編輯:朱福山)今天的我已經被定位為「房産專家」,我的文章廣泛的流傳…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政府投入了巨額的經費去做都更的推動師培訓,並且鼓勵住戶辦理自主更新等活動,但是迄今卻成效不彰,甚至還幫了倒忙,為都更的推動製造了不少路障……文/胡瑋良談到老屋改建,現在最大的障礙在「稅制」和「民眾心態」,其中關於稅制方面,我們姑且不論,不過就我多年的改建經驗,倒是想跟大家分享民眾面…
文/胡偉良炒房是靠剝削剛需者賺錢,講求的是「低買高賣」,沒有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這種行為筆者並不認同,也不會去做。這裡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藉助房地產的正確知識、觀念,靠正確的投資來給自己創造財富。1、瞭解房產知識在買房前,一定要瞭解一些房產的基本知識,對房市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自…
台北市新高樓、老舊房比鄰而建,然老屋仍佔多數。台北市人口不斷減少,房價卻依然高貴逼人?胡偉良告訴你危老、都更的建案會推高房價,但是……根據資料顯示,全台住宅約有910萬戶,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高達642萬戶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而北市3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更高達72%,等於10間房子有…
台灣的房子太老了,且在921大地震後依新法規蓋的房子僅21%。大陸的房價在過去20年飆漲了10倍,直到前幾年漲價之勢才停下來,2016年12月習近平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主張……文/胡偉良中國調整了房地產的宏觀發展政策,明確的宣示房地產的居住定位,「房住不炒」成了各級府處理房地產的最高指導原則,也宣…
首先,要簡單的告訴大家幾個基本事實:炒房的時代過去了,各種禁炒房措施下,炒房致富愈來愈難。不要期待房價會有感下跌,往後興建成本仍然有上漲可能,反之,下降的可能極少,試著想想,碳費即將開徵,營建原物料只會繼續上漲,人工短缺很難改善,營造施工管制愈嚴,造成施工成本愈來愈高,台北市尤甚,這些都是房價下跌的…
預售制雖長期存在,但不意味著合理。房地產預售與現階段的市場長期掛鉤,貿然取消或許不太可能,但是長期來看,可討論的地方不少。取消預售制的優、缺點?一、取消預售制會推高房價預售屋售價比現房便宜。取消預售制,會提高開發商的自有資金率,尤其是資金墊付環節,這會降低開發商的開發速度和擴張規模。市場上的新房供應…
近期房地產爆雷事件頻傳,這個時候買房真的要很小心,一不小心,你買的房子可能淪為爛尾樓、或品質低落,你要擔心的不只是建商,還要擔心承包工程的營造廠。文/胡偉良攝影/羅劍明建商可能因政府的調控而週轉不靈,或因興建成本上漲而入不敷出;承包工程的營造廠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一來是受到建商財務週轉不靈所波及,…
近期房市堪稱淒風苦雨,六都的第一季交易量大跌,與前一年同一季相比,交易量大跌五、六成之多,房市買氣急凍,業者都說房市景氣已經壞到不能再壞,預計下半年開始將有大量中小型建商出局,一些盤不出去的建案,可能淪為爛尾樓。於此同時,卻有一個建商異軍突出,不僅沒有中斷推案,還緊密持續推案,每個建案推出後,一個月…
房地產本來就是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四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大約是十年左右的期間,通常「蕭條和衰退時期是入手購房的好時機,而繁榮期則是出售房產的時候。」當然若以投資的效率來看,復甦階段的初期更是投資房產的最佳時點,因為這時是房價的起漲點。只是房地產週期中,每一階段的劃分都很…
當前的房價高不高?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很高,雖然身為業者,我也覺得很高,為什麼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建商暴利?還是因為炒作?造成今日高房價的因素很多,絕對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單純,否則這個問題早就該被解決了,我要坦白的說,當初我也是因為覺得房價那麼高,建商「必定」享有高利,才毅然決然的入行,認為在這麼一個高…
1避開三不靠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房最忌諱的就是「三不靠」:不靠捷運、不靠學區、不靠周邊配套(生活機能)。買房抉擇時,捷運、學區、配套這三件事極為重要,能同時滿足最好,不能兼得時至少也要滿足一件。三件都不具備的房子,不僅漲的慢、跌的快,而且居住功能也會受到限制,沒有居住屬性和金融屬性的房子,就是一堆…
根據不久之前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少的民眾會在購屋時選擇三十年以上屋齡的老屋,其中桃園市、新竹縣市、台南市更只有一%的人會接受,而其他縣市的接受度分別為台北市四%、新北市三%、台中市三%、高雄市六%等。願購買老屋自住的人已經愈來愈少相信如果把屋齡上拉到四十年以上時這個比例會更低,屋齡到五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