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Experts’ opinions

文/鄧輝鼎建築物規劃騎樓,除了容積率與建蔽率的評估外,還有通行的考量,而國家為了彌補人民將所有建物中…

一棟好宅的定義,可以說是對住宅性能的持續研究與要求,不僅要滿足人們居住使用需求,更要實際且好用、住得…

近期房地產爆雷事件頻傳,這個時候買房真的要很小心,一不小心,你買的房子可能淪為爛尾樓、或品質低落,你…

文/吳翃毅圖片/PEXELS房屋裝修後聞起來有「新家的味道」,是含有甲苯、二甲苯、甲醛等加上TVOC…

我們活在一個快速、快速、快速且無法預期的環境,在這樣不安、對立、恐懼、不快樂的生活狀態下,充滿超乎自…

文/葉立琦律師、黃子豪實習律師電動車的普及是當前趨勢,但近年來卻有數則公寓大廈住戶增設充電設備卻被管…

國內首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台糖沙崙循環住宅』,圖/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隨著永續意識的崛起,如何實際…

好宅包含建築造型外觀與環境品質、兼具機能與美學的室內生活空間、百年結構安全品質、設備機電及物業管理與…

1974年,日本發生兇殘殺人事件,主因是鄰居難忍練琴聲響,忍受三年反應多次無解,一氣之下手刃樓下鄰居…

過去談及綠建築,往往是建築、工程師的專利語言,然而在國際ESG浪潮推動下,健康綠建築已不只是企業、商…

不論是身體、心靈、居住亦或是飲食,健康是絕大部份人的基本需求。2004年,台灣啟動了綠建材標章推動源…

現代受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生活步調越來越快,一般僅能遮風避雨的住宅已不能滿足現代人對住居環境的追求,…

近期房市堪稱淒風苦雨,六都的第一季交易量大跌,與前一年同一季相比,交易量大跌五、六成之多,房市買氣急…

近年來世界各國高樓建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發展,多數人講求生活品質,買房子不再只是基本遮風避雨的滿足,還…

房地產本來就是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四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大約是十年左右…

好宅包含建築造型外觀與環境品質、兼具機能與美學的室內生活空間、百年結構安全品質、設備機電及物業管理與…

當前的房價高不高?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很高,雖然身為業者,我也覺得很高,為什麼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建商…

台灣位於多地震環境與颱風路徑的要衝,每年平均地震超過兩萬個,有感地震更不在少數,而每逢七至九月颱風季…

人們對於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從建築開始。一棟經典的建築不僅可以被人歌頌讚譽,也可以成為當地的地…

預售屋係指建商取得建築執照後,不論建案是否開始動工,預先進行銷售的房屋,通常銷售人員會以街景模型、樣…

依據建管處統計,在建築稠密的台北市近三年因建案施工導致損鄰事件逐年增加,尤其政府推廣的危老重建無設限…

1避開三不靠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買房最忌諱的就是「三不靠」:不靠捷運、不靠學區、不靠周邊配套(生活機…

自民國106年危老條例頒布之後,為滯礙難行的都市更新推動業務打通氣脈,危老條例的配套主要是突破面積限…

根據不久之前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少的民眾會在購屋時選擇三十年以上屋齡的老屋,其中桃園市、新竹縣…

缺工、缺料的問題持續燃燒,營造成本漲幅大,都更或危老案的推動受到波及,尤其是目前興建中的都更或危老案…

面對需要風吹日晒雨淋的工作環境,年輕人不願意踏入工地工作,使得營建勞工出現短缺,再加上營建產業工程造…

老屋外牆翻修在台灣住宅相當常見,尤其全台老屋隨處可見,政府為了提升外牆安全及都市景觀,祭出獎勵誘因鼓…

牆在建築物視為安全耐震的第二道防線,任何一種建築結構在抗裂防漏水性能上當然不可馬虎,尤其在房屋交易糾…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從2020年下半年度開始地震明顯增多、頻繁度升高,有學者指出地震的活躍期可能已…

全台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比例不斷增加,除了居住不安全以外,整體都市景觀都有很大影響。依據內政部營建署的統計,都市更新條例自公布後至今年(111年)4月為止,全臺灣都市更新案件數總核定件數已逾1000件,但因 都更法 規規定更新面積規模較大、審查程序相對冗長,又加上早期 都更法 規較不完整,若遇到不同意戶更是難以推動,使得都更案件實際的完成數量並不是太多。
隨著國內目前物價持續上升、缺工、缺料問題,不動產開發市場預期短期內仍將受到疫情影響,物價通膨、國際人力短缺以及營建物價大幅波動之挑戰,導致營建成本高低不下,但需求市場仍在,房市後續發展是否會產生改變將值得持續關注。 特殊工法 Alfa Safe鋼筋系統化工法

【文/住展房屋網】民國106年危老條例頒布之後,為滯礙難行的都市更新推動業務打通氣脈,至今已推行多年…

【文/住展房屋網】文山再興社區一處頂樓的女兒牆前陣子突然倒塌,造成樓下陽台及路邊停車車輛嚴重毀損,數…

【文/住展房屋網】近年來,隨著都更危老發展越來越成熟,因政府推動及各種獎勵之下,全民都在談論都更及危…

【文/住展房屋網】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全台缺工問題,導致營建成本近期持續飆漲,許多人擔心房價不會再回降…

【文/住展房屋網】現今大家都知道此刻將老屋重建可以提升市容、生活機能和價值提升,如果重建後以自住自用…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因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帶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了台灣的地表景觀,板塊…

不少民眾經常詢問哪個結構設計更安全?然而,RC、SRC、SC其實只是不同材料上的應用,關鍵恐怕是在施…

【文/住展雜誌】老舊房屋普遍有七大類不同危險抗災抗震能力不足、缺乏消防安全設施,部分地區土壤液化問題…

【文/住展雜誌】民眾在挑選房屋時,更應該將房屋所使用的建材、施工品質及結構安全視為最主要考量。如遇到…

【文/住展雜誌】鄰房噪音,一直以來都是大樓住宅常見的爭議問題之一。俗話說「千金買屋,萬金買鄰」,花了大筆錢買了新屋,卻因為鄰居噪音影響生活品質,或導致鄰居間爭議不斷,不僅得不償失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文/住展房屋網】入冬寒流壟罩全台,各地氣溫明顯下降,不少起磁磚因熱脹冷縮現象出現鼓脹、剝落的意外砸傷用路人事件發生,發哥(戴雲發)特別提醒民眾,在外行走時儘量走在騎樓裡面,若真的要走在騎樓外側,應觀察建築物外牆的磁磚是否有掉落的狀況,如果發現有磁磚脫落的痕跡,則應儘量避免經過建築物的外側,減少無端被磁磚砸傷的機率。
【文/住展房屋網】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發生頻繁,前陣子於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6.7的大地震震撼全台,成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發哥(戴雲發)提醒,地震過後,民眾可以針對家中建物的大柱、大樑檢查,看看有沒有出現45度的裂縫,也要特別注意低樓層的結構狀況,千萬別輕忽地震對建物造成的損傷,可透過以下三步驟替住家進行簡易房屋健檢。
【文/住展房屋網】居住在潮濕多雨的亞熱帶地區,常常有消費者在購買新屋交屋後,才半年就發現外牆樓層接縫的磁磚出現白色物質,俗稱「白華」或「壁癌」,經過幾次清潔都無法改善,好不容易花了畢生積蓄購入新屋,卻見如此外牆瑕疵,對整體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發哥(戴雲發)表示依據業者-璉紅實業有限公司長期的實務經驗發現,一般的大樓外牆壁體或地板因水密性不佳、防水不良、原料品質調和比例不對等原因,會使得水份滲入壁體或地版,這些皆是造成白華的情況。
【文/住展房屋網】目前缺工已逐漸在許多工地發生, 使營建業面臨新挑戰。 台灣的幾次自然災害中,許多倒塌的房屋是人為因素導致, 唯有創新工法提升, 可增加安全性與效率,更可促進產業升級。
【文/住展房屋網】挑房子時大多數人會精挑細選考量房屋建築格局、座落地段、地理交通、價格,及未來能有多少增值空間等條件,可卻忽視了建築最重要的的「結構安全品質」才是最根本的。建築物施工品質不良,日後則容易造成許多問題,最常見的則是居家漏水,一般大樓最常發生漏水區域,不外乎屋頂、外牆、窗戶、地下室、室內浴廁與配管處,及中庭植栽與地坪處等,其中地下室漏水,雖非直接影響住戶之區域,但倘若漏水問題嚴重,仍然會影響大樓住戶之安全疑慮。
【文/住展房屋網】又到了梅雨季節,每逢此時,梅雨為台灣帶來充沛的雨量,卻也常發生屋內滴滴答答的滲漏水狀況,結構安全的發哥(戴雲發)認為,裂漏水情形常與建築結構老化或建造時施工不當有關,根本防治辦法必須從一開始建築結構設計及施工時,即做精準規劃及品質控管。倘若建築結構已完成,消費者住進屋內才發生裂漏水問題,我們可以採取下述適當的方法來解決,以下針對房屋常見裂漏水地方(如窗戶、外牆、浴廁)做簡單說明。
【文/住展房屋網】人們對於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 往往是從建築開始。 一棟經典的建築不僅可以被人歌頌讚譽, 也可以成為當地的地標, 或是一個城市、國家的代名詞。

台灣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

【文/住展房屋網】買一棟百年好宅必須內外兼顧, 尤其面對台灣的高齡化社會, 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居家空間的當然使用者, 如何在新建建築提早引入通用設計觀念, 或是將舊建築作有效的修整, 都會是住宅空間的通用化需求所要面臨的問題。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老屋為患,地震頻繁,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2019年第1季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約870萬戶,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住宅數量為410萬戶,占所有住宅的47.1%。建築安全結構的發哥(戴雲發)呼籲危老與都更雙軌老屋改建潮,應成為提升台灣建築品質的契機,若能將最高端、科技的創新建築4.0耐震系統工法導入,讓民眾能藉由改建入住真正的耐震好宅。
【文/住展房屋網】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肺癌發生地圖發現,台灣肺癌發生率高居亞洲第2,僅次於北韓,且是全球第15名,被譽為台灣新國病。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近5年來,每年都帶走超過9,000人的性命,去年健保支出更首次突破千億,成為最花錢的癌症。醫師表示,預防肺癌除需遠離空汙、油煙等危險因子,也不可輕忽室內污染源。行政院環保署公布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來源包括:室外空氣污染源,如交通運輸工具排放廢氣;室內燃燒污染源,如烹飪行為;裝潢建材污染源,如裝潢合板使用甲醛樹脂接合劑或含甲醛油漆塗料;辦公室事務機產生臭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如潮濕產生黴菌等。而室內空氣品質的管理,遠比室外空氣品質的維護更為複雜。在室外,流通的空氣與雨水都有機會降低污染,但反觀室內環境中,空氣流通與調節能力遠較於室外低,除了由外進來的空氣污染源,更多是人們生活習慣所引發的化學型(二氧化碳、甲醛、TVOC等)與生物型(黴菌、細菌)污染。
【文/住展房屋網】多年來發哥(戴雲發)一直在推動「建築安全履歷」,並成立「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從建築規劃設計及施工技術之研究,來提高建築施工品質水準並督促使其建造過程透明化,以增進建築營造相關產業的精進和社會大眾對於建築安全品質之認識為宗旨。如同消費者現在大都願意多花點錢買有食品安全履歷的食物;相對地,我們也希望台灣能全力推廣建案之建築安全履歷認證,以系統化工法進行鋼筋工程,並考量應有專業結構顧問單位協助進行現場的品質控管…等,特別制定嚴謹認證之流程,期能做好每個建案的「建築安全履歷」,讓住戶住的更安心。
【文/住展房屋網】今年921大地震屆滿20周年,當時對整個台灣經濟發展造成重大的傷害,現在回顧「921地震」,心中還是餘悸猶存。每回大地震造成建築倒塌受損,都在在告訴我們建築內部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施工品質,才是影響房屋是否安全的重要關鍵,在建造一棟新建築時,好的設計及施工才能確保新建築經得起地震考驗,因此建築物的施工細節品質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建築安全的根本之道就是推動、鼓勵建築安全品質透明化的「建築安全履歷」的建置與實行,以及在鋼筋工程部分使用更安全創新的「鋼筋系統化工法」,以降低因人為因素導致鋼筋綁紮品質不佳的風險。
【文/住展房屋網】家中爺爺、奶奶要拿櫥櫃上層物品,常因勾取不到而摔倒,或上廁所頻率高卻沒有扶手難起身;家中媽媽懷孕,常因浴室地板濕滑而跌倒,或是推菜籃、嬰兒車時,需費很大力氣走階梯;家中小孩常被地上電線絆倒,或是玩電源開關等。以上事情是否常出現在你們家中呢?
【文/住展房屋網】我們都知道發哥(戴雲發)長期推動的建築結構安全中的「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是好房安全耐震的根本,當然除了建築物結構本身堅固之外,好房好宅涵蓋了很多元的面向,讓我們先從裝潢中常見的油漆來認識吧!
【文/住展房屋網】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平均每年發生的地震達數千次之多,有感地震超過百次。88年921大地震,震度規模達7.3造成東星大樓倒塌;105年206大地震,震度規模6.6造成台南永康維冠大樓倒塌;107年206大地震,震度規模6.2造成花蓮雲門翠堤大樓倒塌,死傷人數都是百人起跳,因此建築結構安全更是政府、民間不得不重視的居安議題。
【文/住展房屋網】在對於建築專業知識的匱乏及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民眾常因廣告媒體渲染產生錯誤認知,尤其在經過大地震侵襲後,民眾因害怕恐懼更易誤信銷售話術及非專業性的說法,影響判別一棟建築是否具備安全性的能力。針對民眾常見的幾項迷思進行解析,告訴您什麼才是影響建築安全真正的關鍵。
【文/住展房屋網】花蓮地震造成多棟大樓倒塌,老舊建築安全議題各界高度關注,地震災害的發生時常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房屋隨著屋齡增加造成強度老化或耐震設計法規的更新等因素,部分早期興建的房子可能潛在耐震能力不足,雖然安然挺過許多地震,但當大地震來襲時,房屋安全依舊是否,實在令人擔憂。所以政府編列預算推動老屋健檢,全面擴大老屋強制健檢方案,讓一定年限之老舊房屋有必要進行耐震評估作業,來了解房屋的耐震能力,加強建築安全刻不容緩,尤其是危老房屋。 根據統計,台灣30年以上老舊公寓住宅約14萬棟,總計達100多萬戶,其中雙北市就有將近10萬棟,這些建築的耐震係數不足、結構安全令人擔憂,萬一大地震發生在北台灣,大規模的房屋倒塌及傷亡,將癱瘓政府運作及整體經濟,台灣能承受這麼大的災害嗎?老舊住宅更新與國人居住安全和品質關係最密切,以結構安全來看,到底有哪些建築最迫切需要被好好檢視?政府應優先協助處理哪些居住安全有明顯危機的建物? 最急須房屋健檢的五大類危險建築? 土壤液化嚴重地區建築 海砂屋建築 順向坡地區建築 921、331或206地震損害較嚴重的建築 921地震前設計興建之平面配置設計較為不佳的建築 土壤液化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以上這五類建築,是最迫切需要接受建築安全性檢查的,而根據統計,台北市單是921及331地震後列管的60棟危樓,至今僅1/4進入都更程序,相信在今年政府全面推動危老專案的帶動下,應該可以更有效也更快速的啟動都市更新,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品質。 而正進行督更拆除重建時,又或是一般新蓋建築,該如何確保新蓋的建築真正的安全有保障?每回大地震造成建築倒塌受損,都再再告訴我們建築內部鋼筋結構及施工品質,才是影響房屋是否安全的重要關鍵。而安家固園計畫、防災型都更或危老專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趕在下次地震來襲前,能將老舊不安全建築補強到安全或拆除重建,所以我們在建造一棟新建築時,務必要有好的設計及施工,才能確保新建築經得起地震考驗。誰都不希望耗費了時間與金錢執行都更,或花上大半輩子辛勞賺錢買的房子,換來不安全的住宅,不是嗎? 危老、都更議題刻不容緩,除了政府有責制訂完善條款鼓勵都更,消費者也必須提升自我對建築安全的基本常識,民間單位更是須同心協力加入推動行列。「政府能有積極且實質作為,民眾也能了解都更的急迫性與重要性,唯有全民動起來,都更才會快又有效率!」
【文/住展房屋網】根據內政部在107年4月10號發布的新聞表示,台灣老年人口突破14%,也就是說,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台灣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在這當中,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是六都之最。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台北市住宅屋齡平均超過33年,是全台老宅最多的城市。台北市「老屋」與「老人」都高居六都首位,台北市正陷入「雙老」危機。面對雙老危機,台灣的住宅環境應該如何應應呢? 我們以居住生活品質為例,隨著社會高齡化,居住在老舊公寓的年長者上下樓梯越不方便,因此老舊公寓加裝電梯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內政部已於104年放寬「建築技術規則」規定,五層樓以下建築物增設昇降機將不計入建築面積及各層樓地板面積,及不受鄰棟間隔、前院、後院、開口距離有關規定之限制。而各地政府也有推動老舊公寓加裝電梯補助,根據台北市於107年3月底發佈的協助老舊建築物更新增設電梯補助公告,每一案最高補貼總工程款的一半經費,但屬整宅申請案者,得酌予提高至百分之七十五希望借著提高補助經費,提供民眾解決方案來協助年長者及住戶增進生活與環境品質。新北市都更處2010年起推動老公寓加裝電梯補助,截至去年底之統計,7年來僅2案完工。老舊公寓申請加裝電梯補助其實民眾需求不少,但用地跟住戶整合是兩大關卡。每棟老舊公寓的建築結構,都不一樣,如果內部沒有多餘空間可以蓋電梯,就要看看是否適用外掛電梯,外掛電梯至少需要長、寬各2公尺、約4平方公尺的基地面積,但實際上往往民眾住處建築周邊的空地是消防救災通道、或者鑑定建築線後是道路用地、甚至其他私人土地,無法使用。即使基地幸運符合加裝電梯條件,但住戶整合也有難度,必須費心協調,所以不少住戶擔心這項補助利多,會看得到卻無法使用到。 台北市因為發展得早,幾十年前的住宅規劃很多沒有考量到居民年老時居家生活的便利,所以當時的建物大多數是沒有電梯的公寓,而現在光是上下樓梯對老人家們便是一大困擾。高齡老人繼續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不僅生活不便、還造成與親友的疏離。再加上台灣地震頻繁,老舊房屋普遍抗災抗震能力不足、更缺乏消防安全設施,一旦發生地震、火災,後果更是令人不敢想像。民眾的生命及財產損失都面臨了相當大的威脅,對民眾來講,汰換老屋最大意義在於居住安全獲得保障,畢竟國內老舊房屋比例不斷在攀升,再加上台北市有土壤液化嚴重區、海砂屋、順向坡及結構已損毀或平面配置不佳等5大類危險建築,建議政府以快篩方式找出這些危險的建築,並強制介入重建或都更,因為這不僅攸關所有權人的生命財產,不可預期的強大天災更可能成為一夕之間拖垮國家命脈的關鍵。也呼籲民眾支持政府推動的都更政策,因為這些老屋存在確實有高度安全疑慮,解決之道是搭配高齡照料的居住環境,加速都市更新或危險老屋重建。 面對都更推動不易,建議政府可帶頭做出成功案例,找出一棟危險建築或劃定一個示範區域,給予獎勵、建立模式,讓民眾感受都更能為生活提升品質、改善居住環境,台灣地震頻繁,將居住安全列為首要,才能增強民眾對都更的信心。以台南二○六地震倒塌的台南維冠大樓為例,屋齡也才二十一年不算太久,倒塌原因歸咎於「設計」與「施工」不良,因此,若新建築在設計施工上沒有嚴格把關,地震來時也可能岌岌可危,等於在原地重了一棟新的不安全建築,而喪失了政府推動都市更新的美意。一棟好的新建物,必須具備「優良的結構規劃設計」及「精準確實的施工品質」缺一不可,有好的結構設計,若沒有用心在施工品質上有所把關,地震來時同樣不堪一擊,因此記錄建築物施工過程的品質細節就顯得非常重要,而根本之道就是推動、鼓勵「建築安全履歷」的建置與實行,讓施工品質完全透明化,建造過程能受大眾檢視,故具有「建築安全履歷」才是禁得起大眾檢視的建築。目前各地方政府推行的都更補助與獎勵制度,都是最後查驗階段的「書面審查」,建議改成較積極有效的「第三方監造」及建築安全履歷,以防止像是維冠大樓不肖建商修改設計圖面或偷工減料的情形再度上演。
【文/住展房屋網】鋼筋混凝土是常見的建築工程材料組合,它主要的成份是水泥、砂、礫石、水和少量的添加物組合成,廣泛使用在土木建築工程上,是一項具備堅固耐久性的材料。但建築物在灌漿之前,除了工地現場的鋼筋綁紮要確實之外,針對混凝土最重要的部份,還有其它多項品管作業需要確認,以確保建築結構的強度到位。 以下為混凝土五大注意要點介紹: 混凝土的使用強度夠嗎? 砂石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一個重要關鍵因素,若選用質地較硬的礫石,混凝土的強度就較易相對提高;但若選用泥岩一類屬於泥性較高的砂石,則有可能削減混凝土的強度。然而透過壓力試驗,即可測出混凝土的強度,一般常用的混凝土磅數約在3000~6000Psi(磅)之間,除低樓層透天厝與高樓層的大樓之外,也會因不同設計需求而有所差別,故要針對建築規模、受力大小去配置適合的混凝土強度,不是愈高愈好。 混凝土的搗實 混凝土搗實不良,會造成混凝土無法完全包覆住鋼筋,代表鋼筋與混凝土沒辦法充分連結,發揮應有的強度。當大地震來襲時,建築物的安全當然就難以確保。 ■RC建築物,混凝土澆置時搗實不良,產生蜂窩,鋼筋無法發揮應有的拉力。
【文/戴雲發】台灣人愛追求物美價廉、高CP質的產品,為此各行各業多數業者願意開始犧牲品質、壓低成本,複製這種成功模式以促進銷售,但低價總免不了堪慮的品質,可是只要「俗擱大碗」,在台灣常常就會有很大市場。以「cost down」為營運策略的建築團隊,就算網路間負評謾罵、法院訴訟案一件接一件,民眾照樣願意買單,讓這樣的陋習始終在任何產間生生不息。
【文/住展房屋網】2018年一開工,強烈寒流侵襲全台一週之後,好不容易天氣回暖,筆者散步走在台北市仁愛路上,某棟大樓在人行道上圍起了黃色圍籬線,又是一起磁磚掉落事件。才走過一個街口,同樣是在仁愛路上的大樓,一樓的人行道上架起了鋼樑準備要做防護網,抬頭一看大樓的外牆已經“傷痕累累”“體無完膚” 磁磚不知在何時早已掉落,大樓管委會正在施做補強措施。冬日強烈寒流影響,天氣溼冷又下雨,雨水滲入大樓外牆磁磚,若是天氣長期維持濕冷或炎熱都不會有影響,但若是天氣溫差大,水泥短時間內發生激烈收縮,容易造成磁磚剝落。
【文/住展房屋網】也許有人會說,地震是不可預期的天災、久久才發生一次的意外,不用太杞人憂天。 但實際上,台灣位處地震帶,大小地震不斷,活動斷層遍布台灣各地,從發生頻率、活動斷層數量,以及週期等幾項因素綜合而言,幾乎每30至50年左右就有可能發生一次造成重大傷亡的大地震。

戴雲發結構安全系統工法案例-柱中柱電腦3D動畫示意…

戴雲發結構安全系統工法-梁中梁施工過程…

結構安全系統工法-柱箍系統工法…

結構安全系統工法-柱箍系統工法電腦3D動畫示意…

結構安全系統工法-系統化鋼筋加工…

結構安全對策-結構系統方正對稱-建築安全履歷示範宅-中麗璞遇…

建築安全履歷示範宅-結構安全對策-梁中梁…

結構安全系統工法-牆箍系統工法…

結構安全系統工法-鋼筋技術士證照考試…

大家都在看

沒有管理員的你更該重視!透天、獨棟、公寓住家為何更需要電子鎖?

1,160 次觀看
美國業者推比特幣付房貸 最快Q3上路

房貸試算

1,056 次觀看

Q2營收達22.93億元 信義:房市觀望情緒略緩但挑戰仍存

629 次觀看

相關建案

臺北市 - 松山區

鳴森大苑-鳴森苑

165萬/坪

桃園市 - 大園區

臥墨池

68.5萬/坪

新北市 - 土城區

朗沐

68萬/坪

臺中市 - 沙鹿區

富宇漾

價格未定

桃園市 - 蘆竹區

中謹雲極MIT廠辦專區

30.5萬/坪

臺北市 - 中正區

熙鼎九簷

價格未定

桃園市 - 桃園區

恆ONE

48萬/坪

臺中市 - 北屯區

富宇鉑金大苑

價格未定

讀者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