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

主持建築師 康智凱
KANG CHIH KAI

公司名稱

域相墨湧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陽光街321巷34號1樓

電話

02-26583561

聯繫方式
接案預算:
接案坪數:
接案區域:

永康麗莊

房屋資訊

地區

台北市大安區

屋況

商業空間

坪數

屋況

商業空間

空間規劃

接待中心

主要建材料

玻璃磚、矽酸鈣板、磁磚、烤漆玻璃、礦物塗料、鐵件

攝  影

朱逸文

設計理念

長期透過旅行與觀察,去探尋生活與美學的本質,並且透過不斷的空間實驗,建構出不同於一般專業者對於空間與未來的想像。公司亦長期專注於接待中心與樣品屋的設計領域,將建築、室內、軟裝與文化藝術等範疇,整合運用於設計策略之中。屢獲國際獎項如台灣室內設計大獎、IAI亞太設計雙年獎、台北設計獎、金點設計獎、德國IF設計大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日本GOOD DESIGN 設計大賞…等。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建築基地,歷經十多年的整合,如今即將更新為住宅大樓的銷售中心設計案。基地內有一棵近80年樹齡的大葉麵包果樹,還有一座配合花博時期所推動的”台北好好看計畫”,將閒置空地再利用而誕生的帶狀綠美化公園,至今亦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在銜接永康公園方向的街角處,還有一面全球第六座,宛如城市勳章般的GUCCI ART WALL。這個已經整合十多年的基地,彷彿已是整個永康街豐富文化與生活的縮影,如此的層次豐富,卻又靜謐迷人…

有別於傳統接待中心銷售至上的概念,此案在一開始的配置上,就不斷說服業主,採取一個保留原本綠帶的穿越路徑與里民生活的紋理的想法,除了停車與基本需求的使用空間外,盡可能的將所有的銷售空間都拉到二樓。同時,利用弱化與堆疊的手法,讓龐大的建築量體具藝術性,也更呼應永康層疊與錯落的街景特色。而一樓部分,以大量且不同形式的玻璃磚元素,藉由交錯與虛實的安排,使建築隱身,讓原本躲在角落的老樹,站出來成為了整個園林的主角,也讓原本停留與穿越的綠蔭,轉化成無數的絮語與記憶,堆砌成了一座宛如回憶空間般的水晶森林…

在整個時間的洪流裡,在一個即將邁向全新未來的起始點上,接待中心,即便宛如曇花般優雅卻又短暫的存在,我們仍盡可能的想緊握這美好的瞬間。雖然只是透過不同形式的再現,我們仍期待這樣的努力,能延續美好的記憶,同時也改變產業的想法,讓社會看見更多美好的價值與可能!

Mark Wigley曾說:即便是環境裡微小的改變,也能激發出對美好社會的強烈願望!對我們而言,這不是接待中心,是建築,是一種浪漫,是一首迂迴的詩,與一座時間與記憶的河流,是一個努力尋求自我突破與美好價值的過程,用設計敘事,替社會留下更多蘊含深意的作品

《永康麗莊》一案位在台北永康街區,基地已經近十年整合,之前為周遭居民散步休閒的帶狀公園。
保留原本公園的入口意象,讓紋理如舊般的穿越再接待中心之下
利用園藝軟化與隔壁建築的關係
永康麗莊
玻璃磚的運用令建物有了輕盈感受。自傳統紅磚研發而成的玻璃磚,也象徵著永康街區的歷史與新生。
永康麗莊
塗料中摻入不同成分的礦粉,在陽光照射下,白色調能產生多變層次,讓建築的表情更有張力
將銷售機能拉至2樓,下層保留原有綠帶的穿越路徑。景觀部分則邀請太研設計的吳書原設計師共同合作。
建築外立面以白色矽酸鈣板與塗料為主要材料,再結合玻璃磚、仿水磨石磚材、白色烤玻、油漆等元素。
考量接待中心所需的機能,將停車空間整合於角落,並將入口設於側邊,創造較為隱密的動線
一樓只保留基本的接待空間,元素語彙延續外觀的辦穿透材質,讓是內外產生一種有趣的互動關係
永康麗莊
獨立空中花園成為造訪者的視覺焦點,削弱狹窄棟距所帶來的拘謹感
永康麗莊
二樓利用轉折空間創造不同的端景與功能
利用內景讓視覺聚焦在內部空間,緩和臨地巷弄過於狹窄的空間感
永康麗莊
利用穿廊的空間結合工學與框景
永康麗莊
化妝室一隅
永康麗莊
結合人文與精品感的洽談包廂
傍晚時分。玻璃磚柱的內部燈源,暈染出恬靜氣息,極具韻味
永康麗莊
傍晚從留設出來的小空地可以挑望二樓樣品屋

目錄

好文分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