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打炒房》
五張圖表揭市場真相

住宅政策成選舉主戰場,中央各部門輪番打炒房,
然房市買氣早陷入低檔,關鍵數據敲響市場警鐘?

「房價、物價一直漲,就問你薪水少不少……」7月16日下午,凱道上站滿年輕人,他們身穿白衣、頭頂烈日,隨音樂節奏揮舞著寫有「公平正義」的手指扇。

耐著36°C高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遊行,儘管手臂被太陽曬得通紅、白衣被汗水浸濕,他們的情緒依舊激昂,在政治人物簽署承諾書時,齊齊振臂吶喊「說到做到」。

時間推回716遊行前夕,行政院會七月起週週端上房市新政,先是提出囤房稅2.0,調高稅率並納入全國總歸戶機制,年底要完成修法,後再搬出新青安房貸,擬8月1日火速上路;施政效率之高,遭在野黨質疑是提前替2024總統選舉「拆彈」。

房地產相關政策變革表

打炒房初期 房市續狂歡

事實上,自2020年底,中央政府各部門便相繼對房地產市場出手,先是中央銀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防堵銀行資金過度流向不動產放款,後有內政部發動預售屋建案聯合稽查,裁罰違規買賣契約、紅單,財政部則啟動個人不動產所得查核計畫,向囤房大戶追稅。

2021年7月,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2.0同時上路,將重稅閉鎖期延長至五年、預售屋納入課稅,並規定預售屋成交30天內需進行登錄。

中央各部門輪番出擊,卻因打炒房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使政策反成為房價上漲的驅動力。2021年下半場在低利率、資金潮支持下,新建案市場持續熱絡,投資、置產自住買盤出籠,建案銷售順遂、買方追價意願高昂,再加上營建成本上升等因素,線上建案開始漲價接力賽,新推建案屢開天價。

在那場房市狂歡中,實價登錄揭露的預售屋成交行情,成為了業者調漲建案售價的底氣。

由於紅單禁止轉售後,預售屋換約接棒成為投機者炒作的主要方式,2021年12月,內政部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進一步限制預售屋及新成屋換約轉售,並建立私法人購置住宅許可制等措施,今年初在業界的質疑聲浪中,經立院三讀通過,7月1日子法上路。接下來,房地產市場還將面對虛坪改革、囤房稅2.0等衝擊,可以預料,總統大選前夕,房地產相關政策變數仍多。

住宅開工數、全國建物表
北台灣新建案、新建案推案量表

市場買氣緩 供給量未減

中央輪番打炒房的過程中,以中央銀行的存在感最強,四年內祭出五波選擇性信用管制,2022年初的「購地貸款須於18個月內動工」規定,則提高建案開工的急迫性,加上之前二年預售屋建案買氣熱絡,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限制預售屋限制換約,讓部分建商改採「邊建邊售」、「先建後售」策略,當年住宅類開工宅數突破十四萬宅,創統計以來新高。

住宅開工宅數增加同時,房市買氣因央行升息、地方選舉等因素開始走下坡。2022年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跌破32萬棟,是六年來首次下滑。同時間,北台灣新建案年度銷售率成績也跌破及格線,根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銷售率僅45.37%,跌落50%的多空分水嶺,顯示新建案市場已供過於求,房價開始出現下修壓力。

推案爆大量 房價盤整中

半年過去了,北台灣新建案行情走勢趨於平緩,卻未見有明顯下修,究其原因,為大型業者重整布局,以對市場的高度掌握,針對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量身打造新建案,如開發商辦、主攻小宅、往供給稀缺區推案等,使得儘管上半年買氣趨緩,北台灣仍持續出現銷售表現出色的個案,連帶拉抬業者推案信心;2023年上半年,北台灣推案量來到六千九百億元,且進入下半年,原先推案熄火的指標重劃區,多將迎來大量體新案進場。

接下來,房市有三問題值得持續關注:
一、重劃區新案開價範圍,是否造成舊案壓力?
二、預售屋限制換約對於市場買氣實質影響程度如何?
三、大型建商是否因囤房稅2.0修法,改變餘屋銷售策略?
主要就是看市場供給量形成的賣壓,是否會讓指標業者選擇降價;若業者因前幾年獲利可觀,選擇寄望明年買氣回升,則消費者下半年要看到新建案平均房價出現大幅度下修,目前看來機率偏低。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封面故事

文/朱福山人物攝影/羅劍明圖/大觀創境空間設計提供「設計師是民眾的居家設計顧問,得『去設計化』,在沒…

無可否認,「居住正義」一詞近來又成為台灣社會的熱議話題;原因也無須避諱,就是這兩年接連舉行的地方首長…

都會區的街廓道路形局,不乏符合風水上「龍長水濶當代發」的旺相水平。因此,多數富人皆住於蛋黃區內。龍長…

八斗子住進緊鄰河畔、海岸的住宅,擁抱川河匯流,享受山海壯闊,夏日不再是場揮汗如雨的苦季。文/陳曼羚攝…

文/估價菩薩(化名)細品六月份《住展》刊登,估價第十四號公報之相關評論後,對於估價師事務所的社會定位…

近年來世界各國高樓建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發展,多數人講求生活品質,買房子不再只是基本遮風避雨的滿足,還…

居住正義再度成為選戰焦點,社宅數量淪為藍綠白的數字攻防戰。撇開選舉語言,《住展雜誌》實際盤點全台已公…

民眾月花七萬五千元,租進甲醛、甲苯嚴重超標的「有毒屋」,不只住家病了,妻兒也遭罪,六歲孩童甚至出現嚴…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七月上路,正式禁止預售屋與新成屋轉賣第三人,七月中旬,就有內政部官員在公開場合…

中壢區站前新鋭中壢區璞園畾畾青林女士五十二歲家管我目前住在台北大安區四維路上的公寓,因為有置產需求,…

購屋首重地段,似乎仍是萬年不變的定律。面臨未來市場局勢劇變,哪些區段仍可進場,甚至加碼買進?又有哪些…

產業型態轉變牽動經濟發展,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訂,投資、置產策略勢必得有所因應。在產品規劃端,《住…

領先指標反轉房市變盤在即?房價創新高過程中,當民眾猛然發現前面已看不到新高點時,會不會就已站在最高點…

高房價下,近年「蝸居」現象顯著,主要因為低總價好入手,然而近來不少二○坪以下產品,空間格局讓人嘖嘖稱…

近期執政黨推出多項房市相關政策;無論利多或利空,不管效應如何,都已讓買方心生觀望,買氣因而遲滯。加上…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已於七月正式上路,不少建商早已於上路前做好準備,因為政府近期推出多項打炒房措施…

高雄房市交易降溫,根據高雄市地政局最新統計,六月買賣移轉棟數三一○二棟,呈現年、月均減態勢,與前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