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居功能,包括休息睡眠、生男育女、團聚、儲蓄、健康等。財利和文昌科祿,則因各人份額不同,差異甚大。然而,平安健康才是人人都需要的。台灣雖稱寶島,唯颱風、地震、土石流,一樣也不缺。且往往為不速之客,遽然來去,貽留大小禍事,災區成了芻狗。一般的認知,城鄉的平地住宅區,街路整齊,建物相連,樓宇堅實。倘遇暴…
房價高居不下,加上少子化日益嚴重的情形,使得現代人買房在坪數選擇上,只能越買越小;建商看準這一波居住型態改變的市場需求,紛紛推出小宅案,期望以小坪數來換取低總價產品,讓剛需購屋族能先買得到、且買得起。文/王奕淳在供需達成新協議下,近來小宅案銷售表現亮眼,事實上不是沒有原因的,主要觀察有2大統計數據支…
文/朱福山圖/萬象餐飲、國城建設高雄在地逾40年的老建商國城建設,如今在2代兄弟檔洪士庭、洪嘉聰接班下,除歷經10年完工的建案『定潮』,定錨亞灣區豪宅國際水平,更與國際知名建築師安藤忠雄合作,打造安藤全球首座3合1複合建築(住宅、商辦和美術館),為台灣國際地標再下1城,也為高雄帶來1張新名片。洪氏兄…
圖片/PEXELS很多人知道,住家要健康的裝修,首要條件就是需要有健康的建材,因此如何健康的裝修居家空間,從一開始挑選建材時,就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人的一天約有85至90%時間在室內,因此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將深深影響我們的健康,家則不僅只是遮風避雨、提供安全、溫暖或彰顯財富的空間;面對新世紀現代人患…
人造住宅,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安全生活環境,抵擋持續來襲的地震與天災。不妨將人造住宅視為一種消耗品,在長年抵擋不同程度地震與各種天災逐漸累積的創傷後,牆壁、柱子、電梯、管線、衛浴馬桶、磁磚、窗框或門框…總有出現嚴重損壞的1天。而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地震,也是對住宅建築傷害最大的天災…
年初勝選的賴清德本月20日正式上任,加上稍早公布的財經內閣頗受好評,都讓台股市520行情受到高度期待。類似情勢,似乎也可在同期房市看到;今年房市520檔期,將會相當熱鬧…熟知國內房市發展沿革的朋友,相信對每年幾個重要檔期都耳熟能詳;早期如329及928檔,主要是前後延續清明及國慶,通常因而產生多日連…
相信大家都明顯感受到,相較於過去,最近幾年夏天真的是愈來愈熱,冬季更動輒霸王寒流來襲。不僅如此,天候更動輒出現劇烈變化;颱風帶來的風雨強度愈來愈大,還不算什麼,有時甚至1場午後雷陣雨,都會因為短時降雨強度過高,釀成災禍。甚至近年也常出現前1天熱如盛夏、隔天突而降溫,讓人難以適應的詭異狀況。以上這些愈…
台北市新高樓、老舊房比鄰而建,然老屋仍佔多數。台北市人口不斷減少,房價卻依然高貴逼人?胡偉良告訴你危老、都更的建案會推高房價,但是……根據資料顯示,全台住宅約有910萬戶,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高達642萬戶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而北市3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更高達72%,等於10間房子有…
上期的經營者展望中,我們分享了碳權是國安議題及碳盤查對建築產業的重要性,本期接續這個議題深入討論碳權對建築業在成本上及市場上的影響。根據可靠消息,台灣政府對於建築業的淨零轉型路徑,預計有以下3點策略:1、建築原材料的淨零轉型:其中建築原材料相關大宗包括了鋼鐵、水泥、電子及石化,除了要求原材料製程減碳…
2023年宜蘭新案結案狀況佳。買房治百病?原以為大選、升息、限貸、平均地權條例等不確定因素壟罩2023年,然而低首付、新青安、購屋抗通膨信念力抗利空,新案結案數年增22案,熱度延燒2024年已成定局。論及2023年房市,莫不在國內總統大選、平均地權條例、利率偏高、兩岸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打轉,尤其年…
台灣進入人老屋更老時代,拼老屋危老都更速度,六都都市更新箭陸續發出,但要談翻新整建,依舊會有不同意戶,而出現「都更孤島」。文/吳翃毅談重建不成,「都更孤島」都以透天厝居多,日前新聞報導,北市某雙併公寓,因多數住戶選擇與建商合建進行危老合建,僅有邊間幾個樓層住戶們存有疑慮,住戶指出危老合建不成後,拆除…
專家教戰攻略》碳費成本有解方?同時身為LEED、WELL、ESG不動產永續顧問,以及建築能源模擬專家的易境永續設計顧問執行長何宗翰,主張量化永續建築成效,並延續永續不動產的底蘊,運用於碳資產管理,以科學化的方式提前為減碳路徑全面布局,以下是他對於減碳途徑及成本的建議:文/何宗翰圖/易境永續設計顧問企…
專家教戰攻略》減碳趨勢快又急,該如何應對?長期參與淨零政策相關會議的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總經理陳重仁,近年積極輔導企業進行淨零轉型,主張結合產、官、學界資源,推進我國綠色產業的發展,以下是他對於建築物脫碳的看法:文/陳重仁圖/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由於國際呼籲解決氣候議題刻不容緩,各國都有責任,而建築業貢…
近年全球暖化現象持續加劇,減碳淨零已是無法迴避的重大課題;開徵碳費毋寧是這一切的開端起步,沒有產業能置身事外,房屋市場亦然。如今眾人關心的毋寧是,業界端該如何因應?房價又是否因此面臨更大的上漲壓力?文/施絢傑攝影/羅劍明今年初首波被課徵碳費的對象,已如期開始照表操課碳盤查,最快明年五月底前就要繳納碳…
為了追上未來ESG大時代的低碳腳步,近年不少開發商跟上這波綠建築風潮,然而不論是誤會名詞的根本定義,抑或錯認標章對於減碳的價值,對於減少排放溫室氣體以達環境永續而言,並無助益,甚至努力錯了方向。文/王奕淳攝影/羅劍明「幫我蓋一個ESG建築。」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沒什麼毛病,畢竟ESG這詞近年正火,無論…
當「碳權」變成國際新顯學,市場上有關碳相關的名詞,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文/朱福山、王奕淳隨著國內外各機關如火如荼地探討該如何減碳時,沒過多久又有新詞彙乍現,追趕不及,關於核心的碳名詞,哪些是你不得不,必須懂的呢?本期《住展雜誌》彙整了20個關鍵碳名詞,讓你一次就搞懂。GHG:全名Greenhous…
文/朱福山圖片/PEXELS暗礁一》綠色供應鏈再不做碳盤查,建材業可能提前出局。根據行政院工程委員會粗估,我國公共工程的年碳排量占整體比例將近10%,相當於約27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因此,公部門的營建政策已要求碳揭露,且勢必要貫徹減碳落地。今年起,公共工程率先要求揭露碳排強度,若是無法揭露新建工程…